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大专本科落户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11-25 来源:网络
(创新实施更加开放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营造人才发展最优环境)
左边习近平右边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临港新片区着力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以来,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为人才安心安身安业创造良好环境,持续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
一、创新做法
坚持“不拼重金拼环境”,在本市现行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基础上,通过缩短人才等待年限、放宽市场评价标准、构建完善人才引进体系等,发挥户籍和居住证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在临港新片区探索一条符合建设超大型城市独立新城规律的人才引领发展之路。创新突破表现在:一是提高人才政策指向性,精准发挥人才政策对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的助推器作用,对产业和城市发展紧缺急需的重点人才,实施定向宽松政策,提升人才集聚“磁吸效应”。二是优化人才政策针对性,加强临港新片区薪酬情况调研,结合产业和社会阶段性发展实际,放宽薪酬市场化评价标准,优化人才引进路径。三是增强人才政策精准度,向用人主体放权,引入行业代表性企业等市场化评价机制,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具体做法包括:
(一)坚持以用为本、按需引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着眼服务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将最优惠的政策定向供给高质量发展中最紧缺急需的人才。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承接国内人才引进审批事权与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推荐权,大幅缩短紧缺急需人才落户等待期,并将相关政策覆盖范围由八大产业拓展至新片区“7+5+4”重点产业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对前沿重点产业的保障作用。承接留学人员归国落户审批事权,优先引进留学归国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人才,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二)坚持精准科学、客观评价,形成更具活力的人才引进政策
结合区域发展阶段实际,创新实施更加精准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加强新片区薪酬水平调查,更加真实反映区域要素市场中人才市场化评价水平。针对上海市“居转户”人才评价,在缩短年限基础上,探索试行更加宽松的评价标准,不断迭代优化特殊政策。对在新片区用人单位工作的各类人才,放宽薪酬市场化评价标准,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达到上年度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倍的,可不受职称或职业资格等级限制申办居转户,较全市面上评价要求减半,为优秀人才落户打开更加宽广的通道。
(三)坚持市场导向、放权松绑,破除技能人才引进障碍
将引进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临港新片区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实体经济发展引育更多技能型人才。先行先试一系列技能人才引进新政,出台23类49项首批技能人才引进目录,拓宽技能人才引进通道,为制定《上海市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职业目录(2021版)》进行提前探索。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向用人主体放权,试行行业代表性企业目录外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自主评定和推荐工作,把重点企业急需的新生工种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范围,累计开具推荐函5份、开展自主评定4人。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力度,进一步拓宽高层次技能人才左边落户通右边道,6名高技能低学历“临港工匠”享受区域专用落户额度成功落户上海,激励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二、创新效果
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以来,累计实现人才落户3480人(含随调迁),核定居住证积分5801人,共计9281人。尤其是2021年1—6月,全口径引进人才数量达到去年全年的125%。在人才政策引领下,临港新片区近悦远来、纷至沓来的人才集聚态势正在加快巩固形成,截至2020年底人才总量突破8.2万人,其中产业人才总量达到6.9万人,比2016年末增长约1倍。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在以生产性为主的实体企业从业人员中,经营管理人员比例增长38%,45周岁以下中青年比例达82%,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48%,科技研发人才约2万人,人才队伍结构更加适应产业高端化布局,为建设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政策试验田作用有效发挥,临港新片区国内人才引进实践经验已向上海市其他重点区域复制、推广,检验了临港新片区人才政策创新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