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大专本科落户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12-19 来源:网络
(关于上海积极引进台湾科技人才的建议(四次会议))
关于上海积极引进台湾科技人才的建议
※背景情况※
2015年5月25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奠定了扎实地基础。
※问题及分析※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积极延揽海外各国各地各类人才,应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关键。而在全球舞台上,台湾的高科技产业一直是台湾的骄傲,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已拥有大量高科技企业的高端人才,有着一个很强的研发人才库。当前,海峡两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态势良好,两岸间人力资源的流动亦出现新的格局。从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看台湾科技人才的优势在于:
1、台湾的高科技人才主要在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照明、绿色环保等领域,这些领域是我们目前发展的产业和领域;他们大多在跨国公司、世界500强,比如惠普、戴尔等公司任职,包括资深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部门主管等,不仅懂技术、善管理,而且富有国际经验,有利于上海科技前沿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2、台湾专业人才市场供求矛盾突显,台湾海归“西进发展”正在形成趋势,大陆尤其是上海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近年来,台湾岛内高科技企业薪资大倒退,岛内科技人才纷纷前往大陆企业任职,如北京联合电脑、广东TCL下属的华星光电公司等,在这些高端人才的帮助下,这些企业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台湾人才正进一步流向大陆。根据台湾岛内有关统计,针对80后的调查显示,高达56%的人想离开台湾工作,其中33%的年轻人认为大陆是首选。金融业中高层、80后年轻人等群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大陆。
3、台湾大陆同根同文,五缘相近,从政治、经济等任何方面考虑,吸引岛内科技人才来沪都是利大于弊。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几十万台籍人士总量不断增加,吸引台湾科技人才“为我所有”正当其时。
与此同时,据有关统计,自2012年以来,在上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B证)的台湾人才为291人;年龄集中在35-55岁,分布在台企企业、外资企业和部分高校。另一数据表示,在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共有100位左右的台湾科技人才。从数据看,在沪台湾高层次科创人才实在不多。
※建议※
为此,建议上海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台湾高层次科创人才来沪参与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具体为:
1、在制定相关规定或实施办法时,建议将港澳台地区单列,或者增加专门针对港澳台的条款,最大限度吸引高层次科创人才来沪
5月份出台的《意见》之“第八条至第十三条”全面阐述了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举措。但是我们发现,其中第八条是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包括永久居留证申请、外国留学生在沪就业试点、优先办理《外国专家证》、简化申请人才签证程序等;第九条则涉及户籍政策的国内人才引进聚集方面的,包括居住证积分政策、居专户政策等等。从《意见》上看,台湾人才(包括港、澳人才)到底归属于海外人才还是国内人才,缺乏明确定义,从而导致台湾人才(包括港、澳人才)两头政策都享受不到,乃至被边缘化的可能。
令人遗憾的是,在之后专门出台的《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试行)》7个配套文件时,还是未专门将港澳台人士单列。由于政策上对台湾人才(包括港、澳人才)归属不明确,因此不仅在聚集引进,而且在人才事业发展和生活保障环境方面也可能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参加资格评定、申请社科基金、参加评选表彰、参加社会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创办企业等等,都将不同程度地受限。
另一方面,2015年11月1日出台的《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护规定》第13条指出“支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参与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激励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为了更好地落实已经出台的《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护规定》,也为了更好地吸引岛内高层次科创人才来沪,建议在有关规定或实施办法里,能否考虑将港澳台地区人才单利,制定《上海引进港澳台地区高层次科创人才暂行办法》,或者增加专门针对港澳台的条款,最大限度地吸引这三地高层次科创人才来沪。
2、借鉴台湾地区延揽科技人才的方式,积极引进海外、岛内的台湾科技人才来沪,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1)注重机制建设。可由市科委牵头,市台办、市教委、相关高科园区等所联合组建,并吸收台商投资协会参与,共同设立引进台湾科技人才专门机构,或成立引进台湾科技人才委员会。委员会主要负责原则性决策和调控,下设工作机构负责具体操作事宜。
(2)注重长期规划。研究制定“延揽岛内科技人才来沪计划五年或十年规划”,包括引进人才的领域、总量,招募、甄选以及评估的方式和标准等等。着手人才引进,加强与岛内和海外科技人才的交流交往,在交流中发现人才,通过聘用、兼职、咨询、邀请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实业等措施,吸引海外和岛内科技人才来沪,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来沪。
(3)注重集聚效应。在以科技创新建设为主的张江高科园区或漕河泾开发区等设立专门的港澳台地区科技发展中心,以集聚效应吸引岛内科技人才;并注重建立台湾科技人才信息库,不断完善其个人资料信息和研发项目信息,并按照相关规定,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支持照顾,做好这些人的服务工作,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中。
对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150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列入计划拟解决
台盟上海市委:
您提出的“0150”号“关于上海积极引进台湾科技人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经前期多次交流沟通,6月7日,市科委走访了台盟上海市委并就提案答复内容再次进行当面讨论。台盟对答复内容表示满意,下一步将针对浦江计划台湾人才培养等事项开展深入合作。
※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诚如贵单位“建议”所言,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延揽高端科技人才,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关键。
我委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工作。早在2005年,即与市人保局联合设立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为留学归国的海外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第一桶金”。据不完全统计,浦江人才计划设立以来,已累计资助2800余人,其中1人已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15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31人成为国家973计划和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7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68人入选上海市“千人计划”,为上海创新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浦江人才计划资助人员中,不少来自于台湾地区。此外,我委科技人才计划体现还包括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启明星计划、扬帆计划等,这些计划对台湾籍科技人才也都是开放的,由申请者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
由于科技人才必须以适当的平台为依托才能展现才华、发挥作用,因此人才引进的主体主要是各个单位。对于台湾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集成电路等领域,更是以企业为人才引进的主体。而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2015年5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总体上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强调要以集聚和用好各类人才为首要,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合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对科创中心建设工作做了统一部署。
下一步,我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继续加强与台盟等民主党派和社会组织的沟通,密切关注科技人才引进工作发展动态,及时协调解决科技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继续在科技人才吸引集聚方面发挥好应有作用,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奠定更好人才基础。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6年6月14日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