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大专本科落户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12-27 来源:网络
(先画饼再加限制,博士入职后人才补助却一分拿不到:现在的硕博引进政策套路真深)
「待遇落实不了,入职一年后才醒悟过来,确实有点后知后觉了。」
博士入职高校后的一大风险就是相关待遇无法兑现。最近,河北省人社厅以2019年省内招聘的为自主招聘,并未通过人社厅为由,不再给符合「名校英才入冀」计划的博士办理人才补贴。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然而在2016年下发的《关于事业单位实施「入冀」计划的通知》中,明确写着:各事业单位也可通过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双选会、招聘会和网上招聘等形式,多渠道招聘人才。
图片来源:官方文件
此事爆出后,在求职网站、论坛和微信群产生极大反响。
「名校英才入冀」计划是咋回事儿?
按照河北省官方的说法,「名校英才入冀」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名校毕业生。
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公立高校大多为事业单位。很多河北省高校也正是打着可以获得「名校英才入冀」计划补贴的名头招到大量博士。
图片来源:河北某高校2018年人才招聘公告
这个如此「诱人」的人才计划究竟是什么内容呢?
2016年11月,河北省印发了《关于事业单位实施「名校英才入冀」计划的通知》(冀人社字[2016]166号)。
图片来源:官方文件
以这份通知为起点,河北省事业单位开始实施「名校英才入冀」计划。这份文件还算中规中矩,指出了「名校英才入冀」计划的大方向,细节不多。
同年12月下发的另一份文件,则对补贴力度给出了明确的数目。在《关于深化拓展「名校英才入冀」计划房租补助管理办法(试行)》(冀组字[2016]55号)中,明确了该计划的房租补助为每人每月1000元,发放期限为到河北工作之日起5年内。
这份文件也是此后河北省事业单位招聘的重要依据。
图片来源:河北某市某区通知
但是,仅仅三个月后,事情就起了变化。
2017年3月,河北省又印发了《关于做好省直事业单位和省属国有企业「名校英才入冀」人员房租补助发放工作的通知》(冀人社字[2017]68号)。
即便不看内容,咱们也知道这次通知中指代的房租补贴发放,仅限于省直事业单位和省属国有企业,而且,领取房租补助人员须为实施「名校英才入冀」计划以后首次到河北就业的人员。
先画个饼,落地时候雷声大雨点小,然后逐渐增加限制。这是「名校英才入冀」计划的「套路」。
计划现在还有没有?
那么,到底「名校英才入冀」计划现在还有没有呢?答案很明确:有!
图片来源:河北省政府官网
如果细细查看,最近爆发的热议,其实早有先兆。
在「名校英才入冀」计划成型的2017年,已有自主择业的985询问过是否符合发放房租补贴的事宜。官方的答复非常明确:无!
图片来源:河北省政府官网
那么,什么是按计划引进呢?答案很简单:在招聘岗位信息表里的才算数哦~
图片来源: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换言之,按计划引进的,都是定向招聘。
图片来源:河北省政府官网
所以,现在热议的补贴发不发的问题,并不是新问题。政策里早就说清楚了的:在计划内的就行,不在计划内的就不行!
这可不是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三年多来,这个说法从来没变过。
图片来源:河北省政府官网
今年,发生了很多突发状况,不少原本是计划内的事情就容易被人忽略。比如说,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今年是国家人才发展的一个节点。
十年前,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之匹配的,各省都发布了自己的十年期人才发展规划,河北省也不例外,有一份《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图片来源:河北某市政府官网
然而,仔细阅读后就会发现,在这份纲要中,并没有提到「名校英才入冀」计划,仅是指导性地提出:向提高特殊人才待遇、实施重点人才引进、强化政策激励奖励等重点环节倾斜。
都说计划不如变化。过去几年,各地的抢人大战如火如荼,河北省尽管晚了一拍,但也积极跟进,在2014年开展「名校英才入冀」计划,最初的范围仅限于省直事业单位和省属国有企业。很快,范围扩展到河北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搞人才引进计划是要花钱的,河北省怎么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呢?
简单来说,按照不同的单位,用于人才补贴的资金来源有这么三个:省人社、市人社、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负责发放。
但说到底,钱都是省市财政解决,再说到底,都是省解决。财神爷在哪里,哪里就说了算,不在计划内的,根本不考虑。
招聘坑多,博士们千万要小心
好了,现在咱们搞清楚了。不是河北省说话不算数,而是人才引进的套路很深。
全国不少有人才补贴政策的地方,都有网友询问为何人才补助迟迟不发。
图片来源:人民网等论坛内容汇总
作为一个社会学历最高的人群,博士们是毫无疑问的人才,也是各地人才引进政策的目标。去年广东出台的《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条就是面向具有博士学历人群的支持计划。
图片来源:文件截图
实事求是地讲,地方政府人才引进的初衷应该是纯洁的。
大概率地,学历高,专业素质肯定不成问题;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也在平均水平之上;背后的人脉可能也会给地方带来好处。用人单位也希望引入的人才不仅有专业知识,而且能解决实际问题。
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刚从学校毕业,没有任何体制内工作经验的博士、硕士们,能达到引进单位的心理预期吗?平心而论,未必。基于这样的考虑,地方政府在设定人才政策的时候,留点后招,让自己掌握主动,这也是很合乎常理的。但在应聘方看来,这就像是套路了。
说一千道一万,博士们在应聘时要多留个心眼儿。
第一,谈待遇的时候,直接谈。不要等着招聘方说,自己主动询问,有任何不明白的,都要问清楚,千万不要面皮薄,不好意思。
第二,不要轻易相信招聘方的甜言蜜语,别被空头支票忽悠住。一定要记住,拿到手里的才算数。
第三,多方面搜集资料,尽看穿套路。现在各地人才政策的大框架均已成型,多问问人,打听打听早来的那些人都是以什么方式拿到政策优惠的;多查查相关文件,读多了,也就明白其中的套路。
第四,及时止损。一看不对,早跑路。
身为工作已久的毕业博士,笔者每次看到这类新闻都很痛心。当然,更痛心的是那些奔着「名校英才入冀」计划入职河北高校的博士们。
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在河北省官方的阳光理政留言板里,一位同济大学的博士认为河北省此举是「开历史倒车」,并且说这件事已经在「国内985高校求职网站、论坛、微信群产生极大反响」。
现在,这条留言仍然没有回复。我们期待着河北省给出一个人性化的做法,减少套路,务实地落实人才政策。
毕竟,五年6万块,能留下一个博士,其实也不多,对吧?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