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10-06 来源:网络
(上海社保新政策2022年最新(上海社保最新政策2021))
2022年能补缴社保吗?55、60、65岁注意,符合条件的还有机会补缴,怎么回事?
临近退休时,老人们最烦心的事情是什么呢?毫无疑问,退休年龄到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社保局不同意办理退休,这样的事情,谁碰见谁都烦。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保缴费没有达到最低缴费年限15年。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二者在缴费年限上的要求是一致的,至少达到15年,不够15年,即使年龄到了,社保局也不会同意你退休。
因此,那些社保缴费年限有短板的人,退休前就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途径补缴社保。2016年以前,各地在社保补缴方面控制得不是很严,确实有部分人成功补缴了社保。但是2016年以后,国家明确规定不能通过社保补缴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也明确规定,社保不能补缴,如果退休时社保缴费不足15年,可以延续缴费到15年。
如今,社保补缴因为受到政策的限制,已经很难实现了,即使是正在单位上班的工人,如果单位没有缴纳社保,而职工又没有积极##***##,这种状况持续超过了2年,职工再去要求单位补缴社保,也是比较困难的,单位即使同意补缴,社保部门不一定同意,因为不少地方规定,超过两年时间的社保补缴不予受理。尽管人社部多次强调,社保补缴不受2年时效的限制,但实际情况是,各地确实有超过2年后就难以补缴的情况,如果靠仲裁、左边法律右边##***##,就比较耗时费力,很多人干脆就放弃了,也不想与单位撕破脸,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还是因为当事人##***##意识不强,没有及时##***##导致的。如果单位是在最近两年内没有缴纳社保,职工去##***##,一般都会比较快地去处理。所以,出现单位不给职工缴纳社保的情况,职工一定要第一时间与单位协商处理,拖得时间越久,越不好处理。
既然在职单位职工补缴社保是一件麻烦事,更何况是临近退休要求一次性补缴社保呢。出台后,退休一次性补缴社保越来越不现实了。但对于特殊情况,社保法还是允许一次性补缴的,但前提是达到退休年龄时,需要继续缴纳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如果还不够15年,才允许一次性补缴剩余年限的社保,直到补满15年。
这种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情形,还必须满足首次参保时间的要求,参保人必须是在2011年7月份之前首次参保缴费,比如2011年6月份开始缴费,哪怕只缴费1个月,也算是首次缴费,今后就还有机会一次性补缴社保。如在2011年8月份首次参保缴费,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补缴的,在达到退休年龄时社保缴费不足15年,只能逐年补缴,直到缴满15年,而且缴费还不受时间限制,哪怕是缴到75岁,也只能逐年缴费。
因此,2022年能否一次性补缴社保,需要满足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条件,条件有两个:一是首次参保时间是2011年7月份之前,二是达到退休年龄继续缴费5年,也就是女工人55岁、女干部60岁、男职工65岁的时候,如果这个年龄社保缴费还不够15年的,才允许一次性补缴到15年。
国家为何要限制社保补缴呢?主要有这几点原因:一是社保收入问题,养老金的发放,是用现在的缴费去发放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如果大家都事后补缴社保,那么现在的退休老人就没有养老资金来源了;
二是对正常缴费的人来说不公平,会让正常缴费的人感觉自己吃亏了,从而大家都不愿意按时缴费了,造成缴费的恶性循环;
三是影响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现在的养老基金由专门机构进行投资操作,收益还是不错的。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1年,有2000多亿元的投资收益,如果养老基金缺乏,投资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所有人的退休待遇。
如果达到退休年龄,社保不足15年,综合考虑继续缴纳职工社保不太划算,还有什么解决办法吗?办法总比困难多,办法还是有的,参保人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把职工社保转为居民社保,但转为居民社保后,无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0周岁,所以如果是50岁的女职工转入居民社保是不划算的,需要考虑转居民社保的对象,主要是60周岁退休的男性。不过,部分地区的居民社保已经不能在60周岁补缴了,也要求在60岁续交5年,如果续交后还不够15年才允许一次性补缴,比如广州市。
二是直接退保。退保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钱在退保人申请后,可以退给个人,个人社保账户清空。这种方法对灵活就业身份的参保人员来说损失很大,只能领回自己缴费部分的40%。所以,退保是一种最差的选择,不是特别情况,就不要退保,最起码也要转入居民社保,虽然养老金低了点,但是每个月多少也有几百元左右的养老金吧,像北京、上海等地,每月有1000多元,南京、杭州等地,每月也有大几百。
1、社保一次性补缴大门关闭,如果在2011年7月前首次参保缴费,在达到退休年龄继续缴费5年后,还有机会一次性补缴。
2、不愿意继续缴费的职工,可以把职工社保转入居民社保,由于居民养老待遇低,做决定前要多做考虑利弊得失,综合考量。
3、除非出现特殊情况,不建议大家退保。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